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团学活动  /   正文

艺术设计学院“红色记忆 艺脉相传”实践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9-04 作者:唐红星 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实际行动和亲身经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70200app永利艺术设计学院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于近日组织“红色记忆 艺脉相传”实践队一行13名师生,到桂林市全州县开展了为期7天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红色记忆,艺脉相传”实践队出发合影

一、重踏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实践队首先来到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这里是湘江战役的重要战场,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就在这里发生,这里的村民几乎人人都能讲有关红军的英雄故事。实践队成员从村口徒步前往南一村,路上大家深刻感受到南一村在党的领导下乡村风貌焕然一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巨大改变。抵达南一村后,实践队受到南一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荣亲切接待,并开展座谈交流王书记为实践队介绍了南一村基本情况,特别提到了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才湾镇南一村下辖的毛竹山村考察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时,与村民王德利交谈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一段对话,“人民”二字重千钧。这一真挚话语,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图为实践队徒步前往南一村和毛竹山村感受红色乡村巨大变化

 

 

图为实践队在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委前合影

 

 

图为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荣与实践队毛竹山村座谈交流

实践队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大坪渡口、凤凰嘴渡口、界首渡口,追寻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感受湘江战役精神。

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跟随讲解员,时而凝神倾听,时而驻足观看,时而拍摄存照,时而埋头记录。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物和雕像,真实再现了悲壮的历史图景。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湘江战役纪念馆

参观完湘江战役纪念馆后,实践队前往大坪渡口、凤凰嘴渡口、界首渡口,重走红军长征路。通过实地体验,深入了解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辛万苦,感受到湘江战役的悲壮历史。

 

 

图为实践队前往大坪渡口、凤凰嘴渡口、界首渡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铭记和践行湘江战役红军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湘江战役精神。让我们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让无数的英雄先辈们看见,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正在我们的奋斗下越来越美好。

二、聆听红色故事,坚定红色信念

实践队来到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得到了周运良主任的亲切接见,并进行座谈。周主任饱含深情地向师生们讲起了湘江战役的悲壮历史,还高兴地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作为全程讲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

 

图为实践队在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与周运良主任进行座谈

 

 

图为实践带队老师唐红星与周运良主任进行学习交流

在全州县咸水镇,实践队拜访了失散红军陈新洲的儿子陈华生老先生。陈老先生为实践队讲述其父亲陈新洲老红军的长征故事。听了陈老先生讲述,实践全体成员感受到不仅是对先辈的崇敬和对历史的缅怀,更是一份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所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实践队与失散红军陈新洲之子陈华生老先座谈交流及合影


实践队专程前往桂林市,拜访了中国好书《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的作者李时新老师。该书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获2021年度“中国好书”殊荣。李时新老师分享自己创作这本书的感人故事,他说:“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也是中国共产党悲壮的成人礼。数万名红军战士血染湘江,长眠在桂北大地上,给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烙下红色记忆,也给中国革命史谱写下极为悲壮的一页。湘江战役之后,一些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被迫留在了兴安、全州、灌阳、龙胜等地,他们四处躲避国民党和桂军、民团的追捕,在逆境中抗争,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得以幸存。《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就是一部讲述湘江战役失散红军的从军故事和失散之后人生经历的文学作品。”最后,李时新老师勉励实践队成员:“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像红军一样的人,为我们的国家出贡献。

 

 

实践队成员聆听李时新老师讲失散红军的故事并合影

聆听红色故事,坚定红色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当主动学习、继续挑起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的担子,将湘江战役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传承红色精神,彰显青春力量

实践活动后期,队员们深入才湾镇易地扶贫安置点天湖社区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调研及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向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向居民宣传红色文化。此外,实践队传承红色精神,彰显青春力量,帮助易地扶贫安置点的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清扫社区、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

   

 

图为幸福家园居民正在填写调查问卷

 

    

 

图为实践队成员开展清扫社区、家电维修等志愿活动

 


图为实践队成员走进居民家进行民情民意调查、宣传红色文化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与幸福家园居民合影

实践队在全州县才湾镇期间还进行红色微宣讲拍摄,通过拍摄红色遗址制作宣讲视频,为传播红色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南一村村委会进行宣讲视频拍摄

实践队员每到一地,都会开展艺术创作,将当地红色建筑、红色遗址等通过素描、摄影、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再现,形成艺术作品,对于这些大一的学生来说,尽管专业水准还不够成熟,但他们能把课堂搬到实践地,将所学专业运用到红色文化传承中,也是值得肯定的。

 

 

 

 

图为队员们创作的视频截图及素描作品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70200app永利艺术设计学院“红色记忆,艺脉相传”实践队以实地体验方式,重温了革命先辈们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的历史,实践队成员被革命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顽强斗争的精神所深深折服,队员们的理想信念在红色资源的熏陶中愈加坚定。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应当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在实践中践行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70200app永利-艺术设计学院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14267号
70200app永利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33号,邮编:530007

院办电话:0771-3834563
招就办电话:0771-3834473 3836067

70200app永利-艺术设计学院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14267
70200app永利信息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