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7月8日讯(文/ 张苑 粟文雅 易楚豪 图/ 孟维博、宁展艺、陈昕),2024年6月24日至7月7日,艺术设计学院室内2205班圆满完成了为期两周的《软装设计》实训示范课程。这段实践之旅,不仅见证了学生们专业技能的显著提升,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与创新融合的精彩演绎。
学院对此次实训教学示范课高度重视,配备了先进完备的实训条件,由资深指导老师陈菲菲与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导师粟文雅共同规划,确保了课程内容既丰富又贴近实战需求。实训期间,两位导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们揭开了扎染与蜡染的神秘面纱,通过深入浅出的历史解析、生动直观的制作工艺演示以及经典案例的分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激情与灵感源泉。
课程启动之初,粟文雅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文化底蕴深厚的相思小镇扎染工作室,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实地考察。学生们在这里亲身体验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亲手触摸那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技艺结晶。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更为他们的设计思路增添了无限创意与灵感。

图1:粟文雅老师带领学生在相思小镇考察
回到实训教室后,学生们迅速集结成组,投入到紧张而充满创意的课程作业创作中。他们围绕扎染和蜡染技艺,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以宿舍软装为主题的作品,包括床上用品三件套、床帘及抱枕等。面对挑战,学生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巧妙地将广西壮锦的繁复图案、花山岩画的神秘元素以及马家窑时期回形纹的古典韵味融入设计之中,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具有鲜明主题又风格迥异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设计才能,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与现代诠释。

图2:粟文雅老师指导学生使用缝纫机制作床上用品

图3:学生在制作扎染作品

图4:学生在布料上绘图

图5:学生调制染料

图6:学生在进行布料脱蜡

图7:学生晾晒布料

图8:学生缝制抱枕
实训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卓越的团队合作精神,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多个关键技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无论是复杂的缝纫机操作,还是被套床单的精细缝制,亦或是床帘抱枕的创意设计,乃至扎染蜡染技艺的掌握,学生们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专业技能。每一次的尝试与改进,都是他们对自我能力边界的勇敢探索与超越,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与现代设计思维相融合的生动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也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9:实训成果汇报课师生合影
展望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学院将积极引入更多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导师,构建更加完善的“双导师”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学习资源与实践平台。同时,学院还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与相关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在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艺术设计学院将坚定前行,为美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培养更多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艺术设计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