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70200app永利“弘德育才”学堂“每周一读”第12期——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时间:2020-06-17 作者: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走进广西建院每周一读,我是艺术设计系孟维博老师。

同学们,大学期间的你是否因为一点困难就止步不前?是否因为一次失败就选择放弃;是否安于自我认为舒适的大学生活而不愿做出改变?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奋斗的黄金时期,倘若在这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选择了不该拥有的安逸,逃避了本该面对的艰难,那么我们未来的人生将失去意义和价值。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

孟子的这篇千古名作,通过列举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进而提出人在困境中激发潜能获得成功的论点,再进一步推及至国家层面,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成为后人治理国家和安身立命的至理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逸享乐的生活虽然可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是堕落的开始;忧愁祸患的困境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但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人生好比波涛滚滚的大海,有风和日丽的时候,也有狂风暴雨的时候,顺境与逆境总是相伴而行。身处逆境要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把困难和挫折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不断磨炼自己;身处顺境更要不忘初心、修身律己,把自律和自醒当作督促自己上进的戒尺,严格要求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你们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只有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自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时刻保持昂扬斗志、奋斗不息,才能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Z_ZY1FkFw5oeRe0StfLFQ

更多内容请关注“广西建院学工部”微信公众号。

\


* 为了您能够更好的使用和体验本站点内容,我们建议您使用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或使用 谷歌、QQ、360(非兼容模式)、火狐FireFox 等其他浏览器并更新至最新版本!
学 生 科 : 3840017                     心理健康中心 : 3831523                     邮箱: jyxuegongbu@163.com
宿 舍 科 : 3392389                     易  班  中  心  : 3394952
资助中心: 3851428                     学 生 档 案 室: 3834065                     技 术 支 持: 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