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走进广西建院《每周一读》。我是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的练翠滢。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同学们,学期已过半数,大家学会学习了吗?追溯古代教习历程,从《礼记·中庸》起,就本着“教有所导,学有所循”的指导思想,从而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读书受益的五步学习序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读原文片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段话把做学问分成紧密相连的五个环节,或者说是五个递进的阶段。“博学”强调学习首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审问”是第二个阶段,即对知识要详细地探询,刨根问底,真正弄懂。之后,还须通过认真缜密的思考来消化,这就是“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对所学知识要加以分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笃行”为最后阶段,要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有弗学”的意思是要么不学,学就要学会;如果学了还不会,“弗措也”,也就是说绝不放弃。这段话,不是对天才,而是对一般人说的,聪明人一下就学会,你就学一百下,聪明人十次能学会的,你就学一千次。如果能够这样循序渐进地治学,那么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014年5月4日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提到这句话,提出思考、学习和实践的问题,他认为,这三者应是相辅相成的,知与行应该是合一的。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功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的圣人”。年轻有大好的机遇,关键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攻;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在读书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在总结经验中升华,在自我批评中净化。这是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时代解读,更是对大学生素养的全新定位。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初心,静下心来,循着“五步学习序列”,让自己真正地学会学习。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B8yalottQrEPDyc-CbUuLw
更多内容请关注“广西建院学工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