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广西建院“每周一读”第23期——读《观刈麦》
时间:2021-07-01 作者:党委学生工作部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走进广西建院《每周一读》。我是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的辅导员刘雪妮,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得话题是节约粮食。

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制止餐饮浪费等行为做出了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年年丰收,对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学习这一重要指示,一起向浪费行为说“不”。我们要知道,节约粮食不仅仅代表着个人美德,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为把“光盘行动”进行到底,我们建院师生也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进来。比如开学之初,二食堂的“光盘行动奖励小礼品”活动,同学们也把“阿姨少打点饭,我吃不完”这句话常挂嘴边,开始为了节约粮食而主动“量力而食”了。所以为了响应“光盘行动”的号召,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首古诗——《观刈麦》,跟同学们一起感受劳作的辛苦,体会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在《观刈麦》这首诗里,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充分表达了作者愧疚的心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着眼现在,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趋丰盈,浪费食物的现象也有冒尖回潮的现象。古语有云,“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更是道德修养的具体体现。勤俭节约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为响应号召在此,我向建院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争做勤俭节约的传承者,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伟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

▲ 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辅导员 刘雪妮


 

\

* 为了您能够更好的使用和体验本站点内容,我们建议您使用 IE11.0 以上版本浏览器或使用 谷歌、QQ、360(非兼容模式)、火狐FireFox 等其他浏览器并更新至最新版本!
学 生 科 : 3840017                     心理健康中心 : 3831523                     邮箱: jyxuegongbu@163.com
宿 舍 科 : 3392389                     易  班  中  心  : 3394952
资助中心: 3851428                     学 生 档 案 室: 3834065                     技 术 支 持: 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