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走进广西建院“每周一读”,我是党委学生工作部辅导员文丽娟。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是古人朴素的生态观。《尚书·舜典》记载,上古时代舜就设置了一个管理山林川泽草木的官职叫虞,做这个官位的人叫伯益。到了夏朝,禹发布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意思就是说,在春季不能上山砍伐树木,以保证让树木能够自然生长;在夏天不可以下河捕鱼捉鳖,以保证鱼鳖的生长。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澳大利亚延续了4个月的森林大火、非洲及中东等地区蝗虫灾害的蔓延、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有近日四川西昌的森林火灾等等,时刻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这一系列的灾难在警示着我们: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智慧启迪。下面让我们共读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深入到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按一定的季节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同学们,从古至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其实都是一以贯之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抗击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我国出台了关于禁止交易、滥食野生动物的相关决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3dhJM7J2REfB1nOq505CA
更多内容请关注“广西建院学工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