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院8月5日讯(设备与环境学院 文/黄宇 图/阮文庆)2022年7月29日至8月4日,70200app永利“筑乡共净”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们奔赴都安县,来到被大石山区包围的永安村、安业村、安化村、尚三村、群乐村等地,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维护水质提升装置、开展水质科普宣传等活动,做好水环境保护,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都安成为美丽幸福乡村而贡献青春力量。
科普宣传,水润人心福泽乡亲
乡村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在都安县,因处于大石山区,水资源尤为珍贵。为了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实践团成员在永安村、安业村、安化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的用水习惯,同时发放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宣传材料,并以宣传海报的形式向村民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水资源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实践团成员的普及宣传,珍惜水、爱护水、保护水资源意识深入民心,聚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振奋人心。
趣味讲堂,从小水滴到大生态
小小一滴水,折射出都安的水质生态之变,彰显都安人民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决心。在安乐村移民搬迁安置点,实践团成员以“水质美 环境美 永安美”为主题开展趣味课堂活动,普及净水小知识。安乐新村村民及小朋友踊跃参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村民在活动中学习了如何保护水源、爱护环境。深刻地感受到好水给村民带来的美好生活,提升了乡亲们的生活幸福感。
水源取水,做好水质“体检”报告
在永安镇安业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附近山泉水,保护饮用水源,守好“生命线”尤为重要。实践团成员在永安镇扶贫办蒙家贵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半山腰的水源水柜,攀山取水。在水源水柜进行现场取样后,实践团成员利用浊度仪、溶解氧测量仪进行初步水质检测。为了进一步检测水样,队员将水样采集保存于采水袋,送到专业实验室进一步化验细菌学指标,为后续编制水质提升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水源水质的具体情况,实践团成员提出了水质检测方案、水质提升计划、饮水安全保障措施建议,实践报告得到了村委干部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团队成员以专业技术,提升乡村饮水安全保障质量,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科技赋能,智慧服务水质管理
创新引领,“筑乡共净”实践团队坚持用科技创新改造、引领乡村水质提升工作。2016年起,团队在都安县万茂村、澄江镇自成村龙湾乡群乐村、加范村和尚三村建成总计12套水质提升装置。“筑乡共净”实践团此次前往尚三、加范、群乐等村,对水质提升设备进行设备智能改造和维护,加强智能自控水质提升设备管理,实现水质提升设备的智能管理。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让乡亲“喝好水”,让幸福之泉水沁润村民家家户户。
政校融合,绿水青山筑梦永安
永安县身处大石山区,政府高度重视水源保护,让乡亲们喝上放心水。“筑乡共净”社会实践团走遍了永安镇永安村、安乐村、安业村、安化村,水质提升活动得到了都安县永安镇磨宇铭副书记的肯定和赞扬。今后,希望能与学校凝聚合力,积极推动政校融合发展,探索推动政校村合作,为提升都安水质,打造绿水青山,宜居永安。
“筑乡共净”社会实践团发挥设备与环境学院党建、学科优势,开展了“永安美”生态宜居航拍宣传、“党建红引领大美永安”党建文化墙绘画、帮助老人筑牢反诈“防火墙”安装国家反诈App等志愿服务活动,建设美丽永安,绘就幸福生活。
凝聚青春力量,筑梦美丽乡村。“筑乡共净”社会实践团队员们深入乡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水源水质提升,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将个人社会实践的“小目标”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大蓝图”中,用实际行动,将筑梦美丽乡村化作志愿服务的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审核:党委宣传部 龚 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韦植巍
团队成员到安业村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的用水情况
团队开展以“水质美 环境美 永安美”为主题的趣味课堂活动
实践团师生对露天水柜进行水质检测
团队老师指导实践团成员进行水质提升设备维护
团队成员与都安县永安镇副书记在三下乡座谈会后合影
实践团成员为永安村绘制党建文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