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院设备与环境学院7月16号讯(文/李小露 梁晁荣 邓敏茜 图/黄元跃 梁晁荣)恭城“三庙两馆”,整体以古建筑群观光和传统文化展示为主,形成了“文”“武”“官”“商”“情”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恭城瑶乡非常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存。近日,70200app永利“遇见非遗”实践团来到此地,聚焦“以青春力量 赋能非遗传承”这一主题,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恭城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纪念中国古代杰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庙宇。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广西现存规模大、历史悠久、气势宏伟、保存完整的庙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恭城人民崇尚文学,“三庙两馆”的文庙在恭城人民的心中有重要的位置。孔子被世人誉为“万世人表”,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让平民百姓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实践团成员在文庙,了解了延续上千年历史的儒家文化,接受传统文化洗礼,在缅怀古圣先贤的同时,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手段将中国优秀的礼乐文化进行宣传、弘扬。文庙之旅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实践团队在文庙合照

“三庙两馆”短视频宣传截图
周渭祠是恭城“三庙两馆”又一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它建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纪念祭祀北宋监察御史周渭的祠庙。据介绍,周渭出身低微但志存高远,嫉恶如仇又爱民如子,且清正廉洁,道德高尚而忠贞不渝,被民众崇拜了1000多年。为了更好的传承周渭不畏强权、公正廉明的品格,恭城人民政府为周渭祠堂开辟出一系列廉政教育展馆。整个教育基地通过实物、照片、牌匾、楹联、绘画、浮雕、雕塑等生动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向人们综合展示中国廉洁文化和典型案例,使人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反腐倡廉教育,在游览中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
实践团成员在周渭词,通过现场参观和听取讲解,了解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廉政故事、典故诗歌,以及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时刻和关键发展阶段,我们党坚决有效惩治腐败,不断取得新的反腐倡廉成果,也在新时代不断涌现出许多先锋楷模。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是一次自我警醒、思想认识的洗涤,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将努力学习古圣先贤的优秀品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永葆廉洁本色。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的同时,利用专业优势与场馆电气维护人员一起进行了电气隐患排查,针对场馆防火防爆相关知识向馆内人员进行宣讲,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驾护航,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实践团队与讲解员周渭祠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