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管理

便捷入口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怎么做?标准来了!

发布时间:2023-08-11

为预防高等学校实验室火灾事故发生,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学校教学科研正常开展,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教育行业标准,JY/T 0616—2023)》,并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高等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的推出,标志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域迈向了更加规范和严密的阶段。实验室安全是学校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所有实训(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师生,不仅要深入研读规范,更要将其内涵贯彻于实际操作之中,严格遵守规定,加强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为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稳定筑牢坚实的基础。




新规解读


1总体要求

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常态和非常态防范的要求,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应建立完善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单位主体责任,实验室三级(校级、院级、实验室级)隐患排查、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

对于不同类型(包括创新研究)、不同功能和不同火灾风险等级的实验室,学校应分级分类采取相应的消防管理措施。


2消防安全责任

1.5.1.3 学校消防主管部门对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有领导、监督和指导责任;学校实验室主管部门对实验室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在本部门安全职责范围内有监督和管理责任;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对其所属实验室消防安全有管理职责,负主体责任,且应建立健全全员实验安全责任制,配备专兼职安全人员。

2. 5.1.5 实验室主管部门和各二级单位应确定其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都应经过教育部门、消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消防机构的培训。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由实验室负责人担任。

3. 5.1.6 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的人员、消防安全工作的保障人员等应掌握消防安全基本知识,定期参加消防灭火培训和疏散训练,确保在实验室火灾发生时具有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4. 5.2-5.9条还分别详细规范了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实验室消防安全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实验室安全员和实验室师生员工的职责。


3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

1. 6.1.1 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需依法向属地负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审批,应依法履行相关手续,依法无需申报的,应严格校内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审核验收机制。

2. 6.2.1 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各级防火巡查制度,明确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应每日至少开展两次巡查;特别应加强夜间、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的实验室防火巡查工作。

3. 6.2.6 学校应至少每季度、教学科研单位应至少每月、实验室应至少每周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4. 6.3.1 学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每学期至少一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与演练。

5. 6.3.2 学校实验室应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考核纳入实验室准入环节,确保进入实验室人员具备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与实验室有隶属关系的二级单位(院系)应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并严格执行,每学期应有组织参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年终考核,并留存培训和考核记录,确保参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 6.5-6.7条还对消防设施管理、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和重要危险源的消防安全管理做了详细的规范要求。

4消防安全措施

1. 7.2 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设置大型实验设备的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宜设置两个(含)以上疏散门。

2. 7.4 实验室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或设置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保证火灾时能从内部直接向外推开,并应在门上设置“紧急出口”标识和使用提示。

3. 7.5 除国家标准规定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实验室之外,其他实验室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针对实验室火灾的有效灭火设施器材及化学试剂。

4. 7.10 实验室内不应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应吸烟和违规使用明火。

本规范第8和第9条中还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火灾事故处置与善后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

5奖惩制度

10.1 学校应当将实验室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相关评估考核工作。





70200app永利 版权所有    70200app永利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地址:南宁市罗文大道33号   邮编:530003